“春雨”給老人送去“及時雨”

    2023-02-19 15:48:04 來源:北京晚報

    十幾年來,老年志愿者累計上門服務500余人次

    “春雨”給老人送去“及時雨”

    “我家里突然沒電了,不知什么原因,能幫幫忙嗎?”接到求助電話的奧運村街道林萃西里社區第二黨支部“春雨”志愿服務隊又準備出發了……十幾年來,服務隊的幾十名老年志愿者累計為居民上門服務500余人次。有困難找“春雨”,已經成為轄區老人心里最溫暖的一句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家住花虎溝二號院的高硯文老人已83歲了,在醫院剛做完心臟手術,身體特別虛弱。陪同住院的老伴兒也行動不便,出行都要靠坐輪椅,而且老兩口住的樓沒有電梯。回家上樓,成了他們的一大難題。

    “您好,我老伴明天出院,沒有電梯上不去樓,能幫幫忙嗎?”老人在出院的前一天向“春雨”求助。“春雨”志愿服務隊立即就近調配志愿者,社區支部副書記王鳳利帶領志愿者楊長效、王勝利、楊家亮于第二天清晨早早在小區門口,等著高硯文老兩口出院回來。

    看到兩位老人到了,志愿者把他們護送到樓門口,就分工協作,一邊攙扶高硯文老人,一邊合力將老人的老伴兒連人帶輪椅一起穩穩抬起。

    由于老舊小區樓道比較狹窄,樓梯也陡,志愿者們每爬一級臺階都非常謹慎,一步一調整,生怕老人坐不穩,尤其在通過樓梯拐角處,更是小心翼翼。在大家耐心幫助下,不到20分鐘,順利把兩位老人送到了家。

    “社區里,有個‘春雨’,真是大家的幸福……”路過的居民看到這一幕,贊不絕口……

    居民腰椎受傷,“春雨”的志愿者全程陪同去醫院拆線換藥;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理發,志愿者帶著工具上門服務……十多年來,“春雨”志愿服務隊為身邊居民做了許許多多。轄區居民都說:“志愿者就像春天的及時雨一樣。”據了解,“春雨”志愿服務隊從2005年成立至今已有18年,從最初成立的24名黨員到如今在冊的53人。

    “目前,團隊里年紀最大的老人是74歲,當志愿者到了75歲,就可以‘退休’了,他們也將享受服務隊的服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春雨’志愿服務隊一路發展一路助人。”志愿服務隊隊長王燕說。本報記者 張雪

    相關

    “送醫上門”讓老人少遭罪

    “我來給您換導尿管了,最近身體怎么樣?”每隔兩三周,醫生劉現義就會來到海淀永定路街道阜石路第三社區的郭大爺家為老人換導尿管,這種“送醫上門”至今已經堅持了半年多。

    “到現在,只要聯系劉大夫,他很快會上門服務。”郭大爺感動地說:“這導尿管說堵就堵,排不出尿就憋得肚子疼。有時候晚上11點突然堵了,我只好找劉大夫,他只要沒有手術,10多分鐘就會到我家。”

    郭大爺是一名癌癥患者,得定期到醫院換導尿管,從去年開始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出門了,女兒又住得特別遠,跑一趟特別麻煩。

    “能不能幫幫我們?”去年6月份,郭大爺的女兒向社區求助。社區書記曹占芬、居委會服務站站長孟凡亮趕到郭大爺家中了解到,郭大爺和老伴兒單獨居住,兒女們住得太遠,老人已到了得馬上更換導尿管的日子,情況緊急。

    “兩位老人都80多歲了,去一趟醫院也很辛苦,能不能給協調個‘送醫上門’?”孟凡亮在心里為老人多想了一步。他撥通了轄區內北京裕和中西醫結合康復醫院廖輝主任的電話,描述了老人的情況。“沒問題,我協調相關科室的醫生,盡快上門為老人解決問題。”溝通后,廖輝立馬就答應了,趕緊聯系了泌尿外科主任劉現義。

    當晚11時許,剛剛結束手術的醫生劉現義從醫院拿上導尿包,上門麻利地為郭大爺換好了導尿管。

    “我老伴兒基礎病多,腿腳也不利落。以前,能出門時,下個樓都呼哧帶喘的,每次去醫院換導尿管可費勁了……”聽老人一說,劉現義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要換導尿管時,直接聯系我就行。”

    “答應別人的事兒就一定得做到!我多跑趟腿,老人就少遭點兒罪。”面對郭大爺家屬的感激,劉現義說。本報記者 徐英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