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層民眾參訪盧溝橋:歷史要銘記與傳承

    2023-02-27 12:02: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月26日,高雄里長暨基層社團參訪團一行走進盧溝橋文化旅游區參訪交流。 陳建新 攝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題:臺灣基層民眾參訪盧溝橋:歷史要銘記與傳承

    作者 陳建新


    【資料圖】

    “歡迎你們,我叫鄭福來,我土生土長在盧溝橋。”年逾九旬的鄭福來26日在北京看到來訪盧溝橋的臺灣民眾心情很是激動。

    當日,來自臺灣高雄的里長暨基層社團參訪團一行走進盧溝橋文化旅游區,參觀盧溝橋、抗戰雕塑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地,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了解抗戰歷史。

    自小生活在盧溝橋畔的鄭福來,是“七七事變”的親歷者。得知臺灣客人前來參訪,鄭福來早早等候在盧溝橋頭。

    “今天你們來了,我特別高興。”招呼著參訪團緩步走上盧溝橋,從橋梁歷史到兒時經歷,再到形態各異的石獅,鄭福來向一行人娓娓道來。“為什么大家想到橋上看看?因為它的歷史很教育人。古老的東西,我們必須保護好。”

    高雄市三民區十美里里長蔡燈能一路認真聽著老人講解,不時點頭致意。他告訴記者,2008年他來北京參訪時,就是鄭福來先生接待。如今再次見到老人家,蔡燈能直言“是我們的榮幸”,祝福他長壽百年。

    2月26日,高雄里長暨基層社團參訪團一行走進盧溝橋文化旅游區參訪交流。 陳建新 攝

    已有八百余年歷史的盧溝橋,是文化瑰寶,也是革命遺址。蔡燈能表示,我們要永續傳承這些歷史文化,讓下一代的孩子了解過去,知道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

    隨后,參訪團一行來到位于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該館始建于1987年7月,館前東西兩側草坪各植有7棵油松,寓意“七七事變”發生地。在館長及講解員帶領下,參訪團步入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了解臺灣民眾的抗日斗爭史。

    2月26日,高雄里長暨基層社團參訪團一行走進盧溝橋文化旅游區參訪交流。 陳建新 攝

    “臺灣同胞在長達五十年的抗日斗爭中,先后有數十萬人捐軀。”館長羅存康向參訪團介紹道。臺灣被日本強行割占并殖民統治、臺灣同胞的武裝抗日與非武裝抗日斗爭、全面抗戰爆發后臺灣同胞的英勇抗爭……展覽中,大量圖片、文字、實物詳細展示了寶島民眾英勇抗日的史實。

    中華兩岸活動交流總會理事長王懋昌告訴記者,通過此次參訪交流,大家不僅感受到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還親自來到盧溝橋、抗戰館等地,了解抗戰歷史,收獲頗豐。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團結的民族。”在王懋昌看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如今相互往來就像走親戚一樣非常融洽,希望未來彼此繼續加深聯絡和溝通,讓兩岸同胞都能夠心連心、手牽手走在一起。(完)

    標簽: 盧溝橋文化 臺灣同胞 七七事變 兩岸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