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膝”望!老人雙膝疼痛十余年,醫生換個“零件”助其再行走

    2023-03-24 20:06:49 來源:湖南醫聊

    你知道什么是膝關節置換嗎?

    膝關節置換真的可怕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資料圖片)

    膝關節置換到底是什么

    案例分享

    影片顯示:患者的雙腿不能伸直,關節畸形

    近日, 石門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 一位年近八旬老人做了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解決了他十年來的困擾。

    王爺爺年輕時從事著許多體力勞動,他深受雙膝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困擾10多年,從去年開始,癥狀明顯加重,而且服用了很多的止痛藥都沒有效果,隨即來 石門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找到賀寶東主任醫師 ,通過詢問病史查體閱片, 賀寶東主任醫師 發現王爺爺屬于重度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畸形,關節間隙消失,需要行全膝關節置換術。

    石門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賀寶東主任醫師 立即在科內組織病例討論,并制定出詳細的手術預案,3月8日,由 賀醫生主刀為患者進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術中切開膝關節,經過清除骨贅、韌帶平衡、截骨試模、安裝膝關節假體等一系列復雜操作,患者安返病房。

    大概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王爺爺就安全回到了病房,手術非常順利。術后王爺爺的膝關節活動度和肌力均恢復良好,術后第三天便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手扶助行器,下床開始行走。

    術前王爺爺了解到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非常積極的配合科室給他制定的康復計劃,認真完成每一個項目,通過幾天的練習,王爺爺自己也沒想到會恢復得這么快,能夠重新走路心里特別的開心。

    那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膝關節置換術

    科普知識

    NO.1什么是膝關節置換術?

    人工膝關節關節置換術是指用生物相容性與機械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制成的一種類似人體骨關節的假體,通過手術方法用人工關節置換被疾病或損傷所破壞的關節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復關節的活動與原有的功能。

    因此,膝關節置換術并非很多人誤以為的把整個膝蓋都換掉,而是僅僅替換掉被疾病或損傷所破壞的關節面。

    NO.2為什么要做膝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是下肢重要的負重關節,其結構和功能是人體關節中最復雜者。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據報道50歲以上存在癥狀的膝關節骨關節病男性發病率35%,女性高達74%。

    嚴重膝關節骨關節病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越來越多。膝關節置換術可解除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糾正膝關節畸形和獲得長期穩定。

    NO.3做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有效果嗎?

    如果膝關節退變特別嚴重,關節面軟骨缺損、關節畸形、走路異常疼痛,已經達到了讓人活動受限的地步,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不然行動特別困難,膝關節腫脹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做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以后,等到徹底恢復好,就會恢復人的活動能力,甚至能夠跑步和跳躍,原本生活非常無趣痛苦,這下能夠更好的生活樂趣了。

    NO.4康復鍛煉方法有哪些?

    1、直腿抬高:

    患者取仰臥位,足置于中立位,膝關節伸直,收縮股四頭肌,完成“扣鎖機制”,然后抬起下肢至足跟離開床面約20cm,堅持15 ~20 秒后放回原位。 一組20 次,每日進行2~3 組。 當患者能夠標準完成一組訓練時,可開始在患者踝關節上增加重量,初始為1.0~1.5kg,可以標準完成一組訓練時,繼續增加重量至2.0~2.5kg,如此增加重量最終為3.0~4.0kg。 目的是增強股四頭肌肌力。

    2、抗阻訓練:

    術后一周進行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主動收縮和漸進性抗阻訓練,患者坐于床邊做伸膝動作,逐漸施加阻力于踝關節前上部,即做運動時讓患者小腿垂下,在腳踝上施加阻力沙袋,可以從小的重量開始,1斤、2斤,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變相的增加阻力。

    3、踝泵運動:

    患者取仰臥位,膝關節伸直,踝關節全力背伸并堅持片刻,然后踝全力跖屈并堅持片刻。一組20 次,于術后麻醉解除,雙下肢可進行自主活動時開始,每小時進行一組。此項訓練可以無限期進行,對預防下肢深淺靜脈血栓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ATU。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來源:石門縣中醫醫院 骨傷二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