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關注:什么是爬電距離和電氣距離(什么是爬電距離)
1、安全距離包括電氣間隙(空間距離),爬電距離(沿面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電氣間隙: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空氣測量的最短距離。
(資料圖片)
2、2、爬電距離: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絕絕緣表面測量的最短距離。
3、電氣間隙的決定:根據測量的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即可決定距離一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3及表4二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5但通常: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險絲裝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發生短路損壞電源。
4、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一次側直流地對大地≥2.5mm(一次側浮接地對大地)一次側部分對二次側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側之間之元器件二次側部分之電隙間隙≥0.5mm即可二次側地對大地≥1.0mm即可附注:決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內部零件應先施于10N力,外殼施以30N力,以減少其距離,使確認為最糟情況下,空間距離仍符合規定。
5、爬電距離的決定:根據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查表6可決定其爬電距離但通常:(1)、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險絲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量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短路損壞電源。
6、(2)、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3)、一次側直流地對地≥4.0mm如一次側地對大地(4)、一次側對二次側≥6.4mm,如光耦、Y電容等元器零件腳間距≤6.4mm要開槽。
7、(5)、二次側部分之間≥0.5mm即可(6)、二次側地對大地≥2.0mm以上(7)、變壓器兩級間≥8.0mm以上3、絕緣穿透距離:應根據工作電壓和絕緣應用場合符合下列規定:——對工作電壓不超過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無厚度要求;——附加絕緣最小厚度應為0.4mm;——當加強絕緣不承受在正常溫度下可能會導致該絕緣材料變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機械應力時的,則該加強絕緣的最小厚度應為0.4mm。
8、如果所提供的絕緣是用在設備保護外殼內,而且在操作人員維護時不會受到磕碰或擦傷,并且屬于如下任一種情況,則上述要求不適用于不論其厚度如何的薄層絕緣材料;——對附加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由三層材料構成的附加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對加強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由三層絕緣材料構成的加強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9、4、有關于布線工藝注意點:如電容等平貼元件,必須平貼,不用點膠如兩導體在施以10N力可使距離縮短,小于安規距離要求時,可點膠固定此零件,保證其電氣間隙。
10、有的外殼設備內鋪PVC膠片時,應注意保證安規距離(注意加工工藝)零件點膠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膠絲等異物。
11、在加工零件時,應不引起絕緣破壞。
12、5、有關于防燃材料要求:熱縮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V—1或VTM—2以上鐵氟龍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膠材質如硅膠片,絕緣膠帶V—1或VTM—2以上PCB板94V—1以上6、有關于絕緣等級(1)、工作絕緣:設備正常工作所需的絕緣(2)、基本絕緣: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3)、附加絕緣:除基本絕緣以外另施加的獨立絕緣,用以保護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時仍能防止電擊(4)、雙重絕緣:由基本絕緣加上附加絕緣構成的絕緣(5)、加強絕緣:一種單一的絕緣結構,在本標準規定的條件下,其所提供的防電擊的保護等級相當于雙重絕緣各種絕緣的適用情形如下:A、操作絕緣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兩不同電壓之零件間b、介于ELV電路(或SELV電路)及接地的導電零件間。
13、B、基本絕緣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險電壓零件及接地的導電零件之間;b、介于具危險電壓及依賴接地的SELV電路之間;c、介于一次側的電源導體及接地屏蔽物或主電源變壓器的鐵心之間;d、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14、C、補充絕緣 supplementary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觸及的導體零件及在基本絕緣損壞后有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零件之間,如:Ⅰ、介于把手、旋鈕,提柄或類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軸心之間。
15、Ⅱ、介于第二類設備的金屬外殼與穿過此外殼的電源線外皮之間。
16、Ⅲ、介于ELV電路及未接地的金屬外殼之間。
17、b、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D、雙重絕緣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側電路及a、可觸及的未接地導電零件之間,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電路之間或c、TNV電路之間雙重絕緣=基本絕緣+補充絕緣注:ELV線路:特低電壓電路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在導體之間或任一導體之間的交流峰值不超過42.4V或直流值不超過60V的二次電路。
18、SELV電路:安全特低電壓電路。
19、作了適當的設計和保護的二次電路,使得在正常條件下或單一故障條件下,任意兩個可觸及的零部件之間,以及任意的可觸及零部件和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僅對I類設備)之間的電壓,均不會超過安全值。
20、通訊網絡電壓電路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攜帶通信信號的電路。
21、舉例說明:有一個電氣設備的輸入端,是用裸露的銅排作為輸入導體,這時把這兩根銅排在空間的最短距離稱為電氣間隙。
22、在輸入端子處,它們沿著輸入端子的絕緣表面的最短距離稱為爬電距離,象PCB上兩根銅箔間邊緣的最短距離就稱為爬電距離。
23、如果把兩根銅箔之間的PCB挖去,這時就成為爬電距離了。
24、兩者的區別就是電氣間隙是沒有絕緣體作陪村的,而爬電距離必須與絕緣體在一起。
25、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區別 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的正確理解在各電器產品的國家強制標準里均涉及到“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兩個術語,從概念上講,爬電距離是“兩導電部分之間,或一個導電部件與器具的易觸及表面之間沿絕緣材料表面的最短距離”。
26、它存在于兩個平行的絕緣材料的連接處,它有可能存在于固體或者氣體絕緣之間。
27、而電氣間隙則是“兩導電部件或一個導電部件與器具易觸及表面的空間最短距離”。
28、不同帶電部件之間或帶電部件與大地之間,當他們的空氣間隙小到一定程度時,在電場的作用下,空氣介質將被擊穿,絕緣會失效或者暫時失效,因此兩個導電部件之間的空氣應該維持一個使之不會發生擊穿的安全距離,這就是電氣間隙。
29、爬電距離其實是一個邊界平面,這種邊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橫跨兩種截然不同的額定電氣強度(每個單位距離的承受電壓值)的材料,因此兩個導體之間的距離應該是按照最弱額定電氣強度的的絕緣材料來決定。
30、因為一般來說空氣的額定電氣強度是最弱的,所以兩個導體間的爬電距離應該按照空間來決定。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