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天下!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 大興清源公園多措并舉解民愿

    2023-03-27 16:11:45 來源:中國日報網

    “您好,我今天在逛公園,發現有些人把衣服直接晾曬到公園內的樹枝上,看上去不太文明,對周邊影響較大,您這邊可以幫助解決一下么?”近日,大興區清源公園接到市民投訴反映有人在公園內晾曬衣服。接到訴求后清源公園管理所馬上出發,趕到事發現場,經過多方了解,發現是公園內空竹區域鍛煉的市民因為出汗,將衣物掛在了附近的樹枝上,造成了游客的誤解。經過面對面的誠懇溝通,鍛煉的市民當即摘下了掛著的衣物。

    張明娟副所長與游客面對面溝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投訴解決了,但投訴的源頭卻是源于市民的需求——運動出汗時衣服需要安置與晾曬。清源公園管理所支委班子經過與鍛煉市民的溝通,詳細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后,立刻在公園空竹區域與其他兩處健身器材周邊安裝衣物架,通過“小微治理”解決了市民的“憂心事”。如今清源公園內的衣物架已經成為了市民的“心頭好”。

    從“有一辦一”中“舉一反三”

    不管大事小情,只要熱線一響,清源公園管理所就會快速響應,以“合理需求必須解決滿意”為導向,“以游客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市民的煩心事、糟心事和操心事。并且在“接訴即辦”工作中,清源公園管理所從來不只解決一件事,群眾反應空竹區域運動后出汗衣服晾曬問題,清源公園考慮到這個問題的普遍性,就在公園所有健身點位增設了衣物架;群眾反應公園某個位置夜間照明問題,清源公園就馬上檢修了所有路邊照明設施,并在公園多處增設了太陽能路燈等等......從“有一辦一”中“舉一反三”,清源公園通過解決個案尋找解決普遍性問題的線索和抓手,不斷探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新路徑。

    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

    在“接訴即辦”之外,清源公園主動出擊,在公園各處張貼訴求建議聯系方式,力求將服務前置,讓游客有訴求第一時間就能找到“最近的人”。“我們所張貼的聯系方式都是工作人員的手機號碼,保證24小時隨時溝通,每位游客都可以通過聯系方式聯系到公園內離自己最近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有效給予解決。”清源公園管理所張明娟副所長介紹道。

    此外,清源公園還將在公園內黨群服務驛站設置值守人員,除平時提供醫療救助、公園指引、便民服務之外,還通過與游客“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了大家的心靈,也拉起了促進清源公園更加和諧的雙手。“有些時候游客會把黨群服務驛站當作是公園的服務站點,到這里反應一些事情,比如湖邊棧道的破損等,我們都第一時間給予解決,做到‘未訴先辦’。”張明娟說道。

    清源公園黨群服務驛站

    清源公園通過張貼需求建議聯系方式、改造等形式主動治理,“未訴先辦”,截至目前,清源公園共收集到重點訴求58件,大部分均已解決,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公園管理所的員工也在詳細了解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后,反復斟酌語言,耐心的向游客做好解釋工作,將問題消解在萌芽階段,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切實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公園治理迎來“新成員”,主動服務再增發力點

    清源公園管理所的努力被很多群眾看在眼里,深受群眾稱贊,并且不少群眾還主動加入到了公園管理的日常巡邏之中,成為了清源公園日常治理中的“新成員”。

    孫大爺如今已70多歲的高齡,家住在附近的他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來清源公園里遛彎健身。在一次針對公園步道上落葉的問題撥打了公園需求建議電話,并第一時間由清源公園管理所工作人員積極解決后,讓他對清源公園的治理水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深受感染,自愿平時在閑暇之余幫助公園進行日常巡邏,及時發現問題并反饋給公園管理所。

    從訴求者到治理參與者,這身份轉變的背后是市民群眾對清源公園治理工作的認可,對清源公園服務積極的肯定。“市民群眾自主參與到公園治理中,可以用群眾的眼光發現公園治理的盲點,提升了公園‘未訴先辦’的治理能力,帶動了市民群眾在公園管理和游客群眾之間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也完善了建立城市公園‘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格局。”張明娟說道。

    未來,清源公園將持續努力,在“接訴即辦”的基礎上,探索通過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通過一個案例帶動一類現象的治理模式,并結合市民群眾發現問題、參與治理等方式,形成一條獨特的公園治理新路徑,切實為市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