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中國總裁:電動市場“過熱”,繼續支持開發內燃機車型
大眾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名叫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tter)
(相關資料圖)
該言論是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的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發表的:
“目前,電動汽車市場上有超過120家汽車制造商,2023年將推出約150款新車型。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昂的電池價格使他們面臨嚴峻的經濟壓力,而想要在短期內實現銷售成功,需要極高的資本投資。”
我們首先來說第一個言論:電動市場過熱
“電動車打折出售,最終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tter)對此是這樣認為的,當前很多電動車初創企業已經進入瓶頸期,前幾年成立的品牌如今已經出現退場或將要退場的現狀,他們需要巨大的資本投資才能繼續存活。
“為愛馳行”的AI馳汽車此前被曝光拖欠工資
然而,目前電動車市場又處于競爭和整合期,市場環境過熱,導致許多國內品牌車型打折出售自己的產品。
它認為,近幾個月的折扣行為會在兩個方面損害消費者權益
如果大量初創品牌退市,會導致消費者享受不到退市品牌的售后服務。繼續大幅度降價,此前高價同款車型的消費者會感到不滿。威馬汽車此前被曝光有大批量經銷商店關門
么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發現并提出”了問題所在,他怎么解決呢?
這位54歲的德國人表示:“大眾會不惜一切代價追求中國電動車市場銷量和利潤的增長。”
第一個決策: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認為盈利能力是大眾最關注的,不會為了實現短期交付量增長而進行不良性的市場競爭。
大眾品牌推出的低價入門電動車型ID.2
第二個決策:盡管內燃機市場的銷量正在萎縮,但大眾不會放棄內燃機市場,并且到2030年仍會持續更新內燃機車型。
“我們將繼續發揮在內燃機市場的優勢,雖然整體規模在萎縮,但集團憑借自身規模和成本優勢,仍然保持可觀的盈利能力。到2030年,我們將總共推出17款新內燃機車型。”
“此外,我們正在推動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逐步將汽油車型轉變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成為該細分市場的有力參與者。”
也就是說,未來幾年國內的大眾汽車將有兩個表現,一個是電動車“堅持不降價,不參與不良性競爭”,第二個是繼續用內燃機和“插電混動車型”填充市場份額,但并未說明內燃機技術是否會繼續更新,還是沿用現在的內燃機技術。
對此,您怎么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