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長期服藥的人:想知道自己身體狀況如何,需定期做這些檢查!
對于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生活中服藥就是避免病情發展的主要方式,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能治病的同時,但也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影響。
【資料圖】
特別是現如今的藥物越來越豐富,藥物中很可能有潛在的毒性,例如常見的抗抑郁,抗感染抗生素類藥物。而且大部分人對用藥安全認識不足,日歷很可能擅自的更改用藥劑量,或者胡亂服用保健品,進而容易給身體多器官帶來損傷。
所以提醒長期服藥的人群,想要知道身體狀況如何,一定要堅持做以下幾種檢查。
1.腎功能檢查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多種藥物都會損害腎臟,特別是非類固醇以及抗生素類藥物。再加上在患病時患者的身體素質較差,由此一來,帶給身體的傷害也就會加倍。
因此患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冠心病等長期用藥控制的人群,在用藥之前首先排除腎臟疾病,同時近期到醫院里做腎功能和尿常規檢查。若發現腎功能有異常,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
2.血液檢查
在服藥期間定期做血液檢查,也很有必要血液檢查所含項目較多,比如血糖,血脂,通過血液檢查可以直接清楚地了解身體狀況,如果存在血液異常問題,及時干預,才能夠減少血管硬化,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3.肝功能檢查
眾所周知,肝臟是分解毒素的器官,而服用的藥物在治病的同時,其中的一些成分也需要肝臟來進行分解,久而久之毒素堆積越來越多,勢必會給肝臟帶來損傷。
另外,大部分急性藥物肝損傷早期癥狀不明顯,只有在做檢查時才能夠發現有了轉氨酶升高的跡象。
如果這時沒有重視起來,隨著病情持續發展,還會出現食欲下降,厭油惡心,肝區脹痛等多種不適感,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腎功能衰竭問題。
正是如此,患者除了要謹遵醫囑服藥之外,同時還得定期到醫院里做肝功能檢查。特別是長時間用藥的慢性病患者,無論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都要定期去醫院做肝臟彩超或者肝功能檢查,另外關注轉氨酶白蛋白以及膽紅素的水平。
4.尿液檢查
在服藥期間做尿液檢查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尤其是降血壓類的藥物,對腎臟刺激較大,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腎臟病變。
當腎臟出現問題后,尿液中的物質也會有異常的變化,而通過做有關的檢查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防止疾病持續發展下去。
總而言之,在服藥的過程中定期到醫院里做檢查至關重要,因為藥物存在副作用,若是長期服用,勢必會給身體的各個器官造成影響,例如肝臟、腎臟等。
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提高警惕性,重視檢查的操作,與此同時,服藥時一定要謹遵醫囑,千萬不能擅自更改藥物劑量。
來源:新浪新聞
標簽: